广外新闻

广外新闻

本网讯 12月13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了中国-阿拉伯国家友好交流采访活动。本次采访活动围绕中国-阿拉伯国家友好交流,邀请在穗中、阿籍人士,讲述了广州与阿拉伯地区的友好故事,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我校亚非学院副院长、阿拉伯语系副教授牛子牧和外教孙小芳(FatenZanaa)参与本次采访活动。

图片1.png

采访会现场

语言是重要的文化桥梁

一千多年前,一艘名为“苏哈尔”号的双桅三帆木船,仅依靠风力万里远航,从阿曼来到了广州,成为阿拉伯国家和大唐王朝之间的海上贸易航道开辟的象征,揭开了中阿交往的经典篇章。千年后,从事中阿语言文学、经贸往来和科技交流的中阿友人齐聚在一起,讲述了个人和广州与阿拉伯地区的友好故事。

 

外教孙小芳来自约旦,是我校阿拉伯语外教。来华生活二十年,她在北京、上海、青岛等多个城市都生活过,最终留在广州生活。孙小芳认为,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媒介,可以通过学习外语体会文化差异的美。“我的职业是教授学生阿拉伯语,可以说作为一座桥梁,在教授过程中要把阿拉伯世界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传达给学生。”

为什么要学习阿拉伯语?孙小芳认为,阿语背后是22个阿拉伯国家。中国学生掌握了阿语,必将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当然,掌握这门语言有难度,但同学们不应该因此退缩。孙老师建议,相关教育部门可以建立更完善的交换系统,实现中阿双方师生互访,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学习。

图片3.png

亚非学院外教教师孙小芳

典籍译介是文化深入交流的体现

“中国古典文献成为中阿翻译的重头戏。”参访活动中,亚非学院副院长、阿拉伯语系副教授牛子牧从自己二十年学习、教授阿拉伯语的体验出发,讲述了她眼中中阿文化关系的发展。2002年,牛子牧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阿拉伯语,随着学习的深入,她开始接触阿拉伯国家的严肃文学。研究生期间,她为不少访华的阿拉伯国家知名作家和知识分子提供过语言服务。后来,她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从事中阿之间各类作品的互译。

“读博士期间,我印象深刻的是中阿之间作品翻译呈现出井喷态势。”牛子牧说,目前,中国译者和阿拉伯译者联手翻译是高端翻译的标配。近年来,中阿互译作品早已不局限于常规的社科作品和当代小说。“中国古典文献成为中阿翻译的重头戏。”中阿译者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古典文献的翻译,比如《论语》《道德经》《孟子》等典籍的翻译。

图片2.png

亚非学院副院长牛子牧

为何出现这一现象?“中阿之间的文化交流已经达到了一定境界。”牛子牧认为,这一现象是中阿文化交流不断加深的成果。中国古典文献、以及其他具有较强专业性书籍的译介,证明阿拉伯很多读者对中国文化已经有一定了解、并期望能深入领略中国文化更多精彩的侧面。“如今的中阿关系是长期以来双方不断努力的结果。”在二十年的学习和工作中,牛子牧看到了中阿关系的发展和深化,她期待,也相信,中阿关系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次采访活动,还邀请了在穗从事经贸和科技交流活动的多名中外籍友人,与我校两名教师一道,共同见证了一千多年的中阿友谊。


文字 亚非语言文化学院 图片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