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新闻

广外新闻



编者按 2019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之年,是学校推进学科建设“冲一流”、参与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攻坚之年,是开展高水平大学建设关键的一年,也是落实学校“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一年。为迎接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的召开,根据学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科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提出的下一阶段我校学科建设工作的重点任务,发展规划处与党委宣传部共同策划,围绕我校一级学科建设发展,陆续推出“强学科·冲一流”系列报道,特邀相关院系、研究机构负责人针对学科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下一步发展的目标、思路、对策以及重点建设内容等方面展开笔谈。

 

 

外国语言文学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在教育部组织开展的几轮学科评估中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档。近年来,外国语言文学扎实推进学科内涵建设,冲击进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推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保持全国一流、翻译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产出高显示度成果、国别和区域研究产出一批代表性成果。

那么,目前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状况如何?在“冲一流”过程中面临哪些瓶颈问题?下一步学科发展的目标、思路、对策是什么?本期首先推出外国语言文学(上篇),专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桂诗春语言高等研究院院长冉永平教授以及英语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张欣教授。

 

冉永平:

“双一流”的学科建设绝不是搞平均主义,必须要选择学科建设的重点,并强化建设成效。

梳理并整合外国语言文学各学科方向的骨干力量,打破自我束缚的学科发展壁垒,形成研究方向高度集中的学科团队和研究队伍,彰显学科整体实力。

内育外引,重点培养具有广外情怀、能担当的“领头羊”学者。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我校的优势学科,它一直是国家级的重点学科,并拥有该学科领域里唯一的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方向的多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都是在此基础上培育和衍生的。回顾其发展历程,桂诗春、李筱菊、黄建华、何自然、钱冠连等前辈学者开创了本学科,引领着我国此领域里的相关研究,随后王初明、陈建平、郑立华等一批学者推动着本学科的持续发展。作为二级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承载着我校建设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要使命。尽管我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历史悠久,但我们不能沉醉于过去所取得的成就,更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有危机意识和学科发展的使命感,因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已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就意味着“双一流”的学科建设绝不是搞平均主义,必须要选择学科建设的重点,并强化建设成效。为此,针对我校外语学科尤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我们应该努力做好如下方面工作:

第一,审时度势,制定科学提升计划。把握新时代背景下外语学科发展的总体趋势、学科布局与国家需求,结合我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学科特点,补足‘短板’,寻找新的增长点,制定并落实学科建设的提升计划,确保本重点学科发展的优先与成效。

第二,突出重点,补强重点学科平台。作为国家级的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我校展现外语学科实力与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标志,更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与抓手,为此我们应该加大对该高层次学科平台的建设力度,并在人员配置、经费支持等方面的优先支持,确保其在外语学科建设中的龙头地位。

第三,集中优势,融合学科内部力量。我校外语学科涉及多学院、多语种,学科力量分散、不易统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尽快梳理并整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方向的骨干力量,打破自我束缚的学科发展壁垒,形成研究方向高度集中的学科团队和研究队伍,彰显学科的整体实力。

第四,内育外引,重点培养具有广外情怀、能担当的‘领头羊’学者。学科发展的关键在于高素质的队伍建设,他们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力量与龙骨,为此我们应该创造条件,重点培养热爱广外、扎根广外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发挥他们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中的引领与垂范作用。

第五,凝练方向,强化高显示度的课题研究与成果。以国家需求与‘问题’为导向,围绕外语教学、外语学习、汉语二语学习等方面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瓶颈’问题,结合国际前沿趋势与研究方法,以研究团队为依托,有效谋划,重点资助,产出具有高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

 

张欣:

跳出学院的藩篱看待学科,站在学科的高度建设学院是英文学院未来发展的总体格局。

在“大学科、大格局”思维模式之下,明确外国语言文学 “学科本位”、找准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自身 “优势定位”、用跨学科研究方式打造外国文学研究团队的“融合站位”模式。

消解英语专业“工具论”,加强英语专业的人文学科本位,建立健全人文学科知识体系,修正和完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规划中,坚持以“大格局、大学科”思维为引领,明确“学科本位”、“优势定位”和“融合站位”的“三位一体”思路,打破学科壁垒,凝练学科方向,优化资源配给。通过实施学科分类发展、人才分层培养战略,促进学科、专业深度融合,科研、教学同步推进。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目前具有普遍共识性的五大学科方向,与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多年发展形成的院系结构之间缺乏吻合度。在现有按照语种划分的院系架构中,“大学科”思维至关重要。跳出学院的藩篱看待学科,站在学科的高度建设学院,是英文学院未来发展的总体格局。在“大学科、大格局”思维模式之下,我院明确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本位”、找准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自身“优势定位”、用跨学科研究方式打造外国文学研究团队的“融合站位”模式。

英文学院学科建设第一步重要举措是明确学科定位,理清思想混乱。从改革开放到互联网普及,英语专业从语言技能型人才培养,转向“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然而这个发展过程历经蜕变,并没有增强外语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引来的却是英语专业“精英光环”的日渐暗淡,以致沦为“红牌专业”。尽管全国一千多家英语专业无法找到一条共享的学科发展路径,但作为A类学科的广外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回归人文学科内涵定位势在必行。消解英语专业的“工具论”,必须明确英语专业不仅仅学英语。掌握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并未完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同时,依据市场瞬息万变的需求而舍本逐末的“复合型人才之路”也不是学科发展的长久依托。我们须立足于加强英语专业的人文学科本位,以建立健全人文学科知识体系为依托,修正和完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科与专业契合度。

在上述共识指引下,英文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将采取以下四方面的举措:

第一,凝练学科优势,引导教师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组建或加入科研团队或教研团队。通过组建“戏剧研究与实践基地”、“英国研究中心”(筹)、“(筱菊)英语教育研究中心”(筹)等,加强学科与专业融合。

第二,实行本科人才分层培养机制。推进“本硕连读”连读计划,在本科生招生数量较大的情况下,逐步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

第三,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以“本硕连读”和“硕博连读”机制并行的方式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优化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第四,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准。通过进一步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学历教育项目,通过扩大外籍硕、博研究生培养数量,以及通过开拓硕、博研究生国(境)外三个月以上访学项目,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准。

文字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