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新闻

广外新闻

编者按:为庆祝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引导我校师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荣誉感,担负起新时代建设的使命,校党委宣传部组织专题报道小组,选取我校五位经历过改革开放全过程的老教师进行访谈,他们或是从读书到工作都一直在广外的教师,或是在广外兢兢业业工作几十年的老教授、老同志,亲身见证广外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本网策划“见证40年”栏目,推出广外教师见证的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的故事。

 

 

徐文泉,广州外国语学院的第一届学生,曾留校任职辅导员,并在校工会等部门工作。在广外几十年岁月里,他也经历着自己身份的变化,从学生到老师;他亲身经历着广外的变化,对广外变化了然于胸,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他几乎比常人多了一份厚重的情感与体会。

徐文泉接受记者采访

 

改革步伐迈,校园面貌改

在徐文泉的家里,他指着窗边的白云山景色跟记者说,几十年前这里还是光秃秃的一片,没有树木,站在上面还能看到机场黑压压的人群。提到当时的校园环境,徐文泉说,“我们当时的校门,就只有两根柱子,中间扯个东西就当校门了。”之前的学校就只有四栋楼,每栋两三层楼。从校门进去,左边就是这所学校唯一的办公楼,学校各个部门的办公室都堆在这里面。办公楼后面的小型建筑是第三教学楼,而左侧是一个小型足球场,跑道只有两三米,设施简陋。在正门右侧屹立着当时的第二教学楼。从老二教沿着校道再往前,便是学校最老的教学楼——第一教学楼。从一教再往前走,是当时学生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露天电影院。谈起学生住宿的情况,“当时就只有三栋宿舍楼,两栋给男生,一栋给女生,后来啊,教室不够用了,才将一、二栋改成了现在的六教。八十年代剩下的一栋楼就和后面新建的宿舍一起重新编号了。”作为陪着广外一起成长的老一辈,徐文泉回忆起七八十年代学校情景。

如今经过改革开放洗礼的广外,校园模样发生了大变样。现在当我们站在北校大门前,映入眼帘的是由大理石建造、宏伟壮观的校门。从正门进来,眼前是宽敞的校道,绿树成荫,鸟鸣花香。刚是北校区的教学楼已增加到了九栋,宿舍楼也增加到了十几栋。露天电影场变成了文化广场,里面立着许多名人的雕像,为校园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我们有了更多的体育场地,有设施齐全的网球场、足球场、篮球场和高尔夫球场,让学生们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运动的快乐。

 

时代复前行,办学日渐兴

1965年,徐文泉拿着八块八毛的火车票,只身一人颠簸三天三夜从河南来到广州,成为了广外第一届学生。当时广外分为两个系:一系英文,二系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两个系的学生相加有300多名。就读于法语系的他,身边同学年龄大多是二十出头,最大的和最小的年纪相差了五岁。整个学校有约100名老师,他们大多来自北外、上外、北师大外语系。由于当时的老师大多没有出国经历,所以有一名专门的外教对老师进行辅导。谈起往日的课堂,他依旧清晰记得,学生没有专门的教材,老师会在每节课后整理当堂的内容,手写成讲义发放给学生。那时也没有专门的电脑教室供他们训练听力和口语,所能学到的知识几乎全部来自课堂。课上,外教和本土老师相互配合、讲授知识,没有课本辅助的他们,把老师的一言一行尽收心底,“一支粉笔,一个黑板,就是我们的课堂。”

当结束八年军营生涯回到广外,他成为了第一批有大学文凭的辅导员。他当时带的是英语系的学生。说起那时的办公条件,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同一个部门的同事全都在一个小小的办公室内办公。那个时候没有电脑辅助办公,文件都是要靠自己一字一句地誊抄手写。他带过的学生,完成学业后也有部分留在了广外,为母校发挥自己的作用与力量,原广外副校长许国彬正是他的第一届学生。

如今,走过53个年头、历经改革开放的广外,已经拥有72个专业,30000多名各类学生,与53个国家及地区(含港澳台)建立交流关系,不仅办学规模扩大,教学条件也在变得更加优良。现在的课堂上,电脑、投影仪等电子化设备已经成为了教学的必备工具,语言专业还有专门的电脑教室供学生训练听力和口语翻译能力。除了专门编印的教材,老师们也利用网络等信息交流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加全面有效地掌握知识。“一支笔、一个黑板、一个课堂”的时代在学校的发展中,已经悄然落幕。

如今徐文泉虽已退休,但依旧选择居住在校园中,目睹校园的点滴变化,他感叹“哪里都不如中国好,哪里都不如广州好,哪里都不如广外好!”在改革开放步伐的迈进下,广外也在随着时代成长、成熟。不管是教学的硬件水平还是软件质量,都在变得更好。学校设施及教学条件的完善,也为广外提升办学质量与水平保驾护航。

文字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