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新闻

广外新闻

编者按:六秩春秋,弦歌不辍。广外自创立之初,便与新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外交事业紧密相连。六十载风雨兼程,学校始终与祖国发展同频,与时代浪潮共进。

值此建校60周年之际,学校推出“六秩华章”系列报道,系统梳理一甲子的办学足迹与辉煌成就,深入总结发展历程中的典型经验与创新实践。报道立足党建思政、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育国际化等维度,全方位呈现广外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湾区建设的使命担当。

甲子轮回,风华正茂;征程再启,未来可期。让我们一同回望这段不平凡的岁月,感受跃动的奋进脉搏。站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起点上,广外必将赓续荣光,绘就更加壮丽的篇章。



20世纪六十年代,我国与世界交往日益频繁,外语人才需求迫切。1965年,根据国务院指示,广州外国语学院应运而生。首任院长饶彰风在建院典礼上讲话时表示“通过不懈努力,我们学校一定会成为中南地区培养外语人才的摇篮。”为夯实教学根基,饶彰风不拘一格延揽英才,为广外注入了尊师重教、包容开放的基因。

六十载春华秋实,如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已形成“引育留用评”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打造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构建起覆盖多语种、多学科的师资高地。

一、六秩薪火:构筑覆盖多语种多学科师资高地

梁宗岱、桂诗春、李筱菊等学术大家在广外执教治学,他们潜心育人、严谨治学、以身示范的崇高风范,为学校留下了深厚的教风传统。60年来,广外始终以开放包容的胸襟汇聚英才,以改革创新精神激发队伍活力,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积淀下底蕴与沃土。

名师荟萃,筑就外语教育高地

1965年,广州外国语学院创办之初设两个系、四个专业,教职工仅188人。为加强师资队伍梯队建设,饶彰风不拘一格、择贤而用,引进了宋文、麦君素、陆振轩等富有经验的教师。1970年,中山大学外语系、暨南大学外语系和外贸系以及广州外国语学校并入,华南地区优秀的外语教师几乎集中到广外。其中,英语专业有戴镏龄、顾绶昌、蔡文显、曾昭科、桂灿昆、王宗炎、翁显良、王多恩、杨琇珍、方淑珍等;法语专业有梁宗岱、李慰慈、吴绪、杨润余、林托山等;德语有张仲绛、张苏奎等,广外成为华南地区外语教育的重镇。70年代,学校每年派出15至20名教师出国学习或工作,持续拓展师资的国际视野。

外引内培,教学科研协同并进

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形势需要,1980年,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成立。建校伊始,学校师生员工300余人。“师精于教,生勤于学”,学校采取“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在职培训+国内外进修”等方式充实师资。学校先后与加拿大、美国等机构合作引进外教,推动专家管理科学化、制度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外国语学院迎来科研与教学并进的“春天”。1989年,黄建华获评“全国优秀教师”;1990年,桂诗春、李筱菊主持的英语考试标准化改革获国家级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交际英语教程》被列入教育部出版计划。一批教师通过中外合作项目赴英、美等国深造,学成归来后成为教学科研中坚。

11 桂诗春.jpg

桂诗春

04 李筱菊、肖惠云主持CECL教材组会议.jpg

李筱菊、肖惠云主持CECL教材组会议

深化改革,人才强校战略全面推进

1995年,广州外国语学院与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合并后,学校设11个教学系部,拥有专任教师609人,外籍教师近40人。学校修订融合原有制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1999年扩招以后,学校确立“普遍培养、重点引进”原则,提升师资学历要求,鼓励教师海外进修。2004年,广外大学城校区启用,大大促进了多学科师资队伍的成长壮大,学校并着力培育扎根新校区的骨干教师。2008年,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划转并入,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2007-2009年期间,郑立华、栾栋先后获评“全国模范教师”,王桂珍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 2011年,学校颁布《学术委员会章程》,强化学术治理,推动管理进一步回归学术本位。同年,何自然、王桂珍入选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桂诗春获评广东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家”,其后,徐真华、隋广军、何自然、石佑启、黄建华获评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

德馨有容,打造卓越师资队伍

黄建华获评“南粤楷模”.jpg

黄建华获评“南粤楷模”

2012年,学校第三次代表大会提出“汇聚高层次人才为重点,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2014年,学校开创外教评职称先河,制定《外籍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聘用办法》。黄建华主持编纂的《汉法大词典》出版,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黄建华获评“南粤楷模”。2016年,学校入选广东省首批高水平大学人事制度改革试点高校,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深度新闻报道,师资建设进入快车道。2017年,学校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2019年起评选学校首届“师德标兵”,至今年已评选四届。2020年,学校响应国家教育评价改革精神,修订职称评审制度,突出质量与贡献导向。2024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进一步深化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实施“提质计划”,打造精准高效的人才引育体系,为新时代师资建设描绘新蓝图。2025年,学校成为全国高等学校薪酬制度改革的广东试点单位。

05 教育部教学名师王桂珍教授在课堂上.jpg

王桂珍在课堂上

截至2025年10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183人,专任教师为14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0人,“十四五”以来,学校新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人(次),新增省级高层次人才17人,国家级人才较上一建设期实现倍增,5项重大人才计划实现历史性突破。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0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

二、笃行致远:锻造新时代高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

近年来,学校锚定“冲一流”、聚焦“国际化”,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在“引育留用评”五维全链条精准发力,形成了具有广外特色的“12346”教师队伍建设模式,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新时代高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

弘扬教育家精神,筑牢育人根基

广外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置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黄建华教授罹患重病仍坚持16年,主持编纂700多万字《汉法大词典》的事迹,为师生广为传颂,成为师德建设的生动教材。学校深入践行教育家精神,构建了“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惩处”六位一体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学校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统筹推进师德建设工作。通过开展骨干教师思政培训、组织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签订师德承诺书、持续举办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等活动,不断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出台系列文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师德“第一标准”,严格执行对师德失范行为“一票否决”。同时,完善教职工荣誉体系,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氛围。

2025年,学校翻译教师团队入选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人员牵头研制出首个中国英语(口译)能力等级量表等多项国家标准、研发AI翻译平台赋能口译教学,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9项,在数千场高级别国际交流活动中提供专业服务。近年来,广外多名教师先后荣获“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表彰。这些荣誉正是广外师德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

广外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jpg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工作会议召开

“引育用留评”全链条,构筑人才新高地

早在2010年,广外开创性推出引育高层次人才的“云山学者计划”,不断健全完善人才管理服务体制,建立梯度化、全覆盖的人才支持政策,为人才引进、培育、服务等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筑就大学人才高地。

近年来,学校构建起“引育用留评”的全链条人才工作体系和良性人才生态。学校依托“云山特聘岗位”,先后聘用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33人,云山学者429人。这些高层次人才迅速成为教学科研创新主力军。2024年,聂珍钊教授当选英国国家学术院外籍院士,并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全球华人国学传播奖获得者戴建业教授的加入,为学校带来了显著的社会影响力提升。王春业、胡建华、袁东振、王治敏等教授入职伊始即获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立项;陈云良、战明华、陈伟光、刘志强、韩小花、韩永辉等多位专家学者在各自专业领域取得卓越成绩。

表彰学校第四届“师德标兵


构建青年英才蓄水池,汇聚国际化人才

广外着力打造青年英才蓄水池,构建完整的博士后培养体系。2019年以来,先后获批增设应用经济学、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现一级博士学位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覆盖。2020年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全国博士后工作综合评估中被人社部评为“优秀”等次。

近年来,广外深入实施国际交流合作“PRIME计划”,多措并举做好境外教师的引进与培育,构建了一支契合大学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多元化外籍教师队伍,汇聚了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境外人才,长聘外教年均近百人,短期外教年均400人次。通过设立“优秀境外教师”奖、外教职称评聘等举措,打造多元化国际师资队伍;提供专业化国际人才管理服务,有力支撑外教在教学、科研与管理领域产出丰硕成果。

实施四大专项计划,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近年来,学校创新实施“杰出人才特区”“青年英才蓄水池”“教师发展双百双进行动”和“小语种师资提升”四大专项计划,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展现出独特优势。其中,“小语种师资提升”计划精准对接国家外交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需求,通过专项建设支持政策,全面提升小语种师资规模与质量。“教师发展双百双进行动”通过打造百门精品课程、百场名家讲坛,进入教学课堂、进入科研过程,年均培训教师4900余人次,显著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024年,在中波建交75周年暨广外波兰语系成立10周年之际,茅银辉教授获波兰总统颁发的波兰共和国骑士十字勋章;2025年。臧宇教授获颁意大利之星骑士勋章。这是波兰政府、意大利政府对两位教师多年来在文学翻译、文化研究和教育交流等领域杰出贡献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广外小语种师资队伍建设成效的充分肯定。


举办骨干教师思政专题培训

318E9370140DF9F77B0DB1D5F70_00B3ABAF_24AFF.jpeg
新入职教师宣誓仪式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未来,广外将围绕国家和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战略布局,主动对接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持续优化具有广外特色的“12346”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同时探索全方位引进、培育、使用人才的发展新路径,在人才工作上实现新突破、新作为。

文字 周喆、人力资源部、档案馆(校史馆) 图片 广外新闻网、档案馆(校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