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6月25日,金砖国家全球南方发展学术论坛(2025)在我校举行。本次会议由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联合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举办,来自巴西驻广州总领事馆、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参与本次学术论坛,共同探讨金砖国家引领全球南方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秩序等重要议题。

会议现场
金砖合作机制扩容 重构全球治理版图
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金砖国家”成为促进共同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青教授指出,今天的金砖大家庭,总人口占世界人口近一半,经济总量占全球近三成,“大金砖合作”已经成为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阵”,正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金砖机制”扩容的时代背景下,金砖国家全球南方发展学术论坛(2025)以中巴智库对话的形式,探索“金砖+”合作新常态。
“大金砖合作”在将经济影响力注入全球治理制度的同时,也面临着“多重秩序”(multi-order)下的现实困境和挑战。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的中国与当代亚洲研究中心主任路易斯·佩多内教授强调,冷静地探讨世界秩序的发展十分重要。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云山领军学者李形教授将“新兴大国”定义为能将经济实力转化为政治影响力的国家,同时预测世界秩序正走向一个由不同国家集群构成的“多重秩序”,而非简单的多极化。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龙臣则明确指出,当前金砖机制主要存在三大困境,包括成员异质性、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外部政治干预等。
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伊塔洛·波蒂博士则站在巴西的视角分析了金砖国家与世界秩序转型的关联。伊塔洛认为金砖国家当前面临内部异质性、“中心-外围”的依附关系以及大国政治回归等多重挑战。尽管如此,他相信金砖机制仍是增强巴西在国际体系中影响力的重要平台,符合巴西发展的长远利益。因此,广外拉美中心主任袁东振表示“求同存异”是金砖国家发展的方向。
深化中巴经贸合作 赋能全球南方发展
巴西驻广州总领事馆副总领事梅比·莫塔回顾了中国、巴西的友好往来关系,自建交以来,中巴经贸合作成果丰硕,双边经贸关系取得长足发展。金砖机制已经从一个概念性组织成长为更具制度化的重要力量,其中中巴关系的深化,如在新开发银行、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项目上的合作,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
在外交层面,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方晓阐释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LAC)国家在美国与中国之间所采取的“平衡外交”策略,以预测中巴经贸合作的潜在趋势。
塔蒂亚娜·莫利纳教授运用关系理论(Relational Theory)来分析中巴关系。莫利纳相信中巴两国通过深化战略伙伴关系,能够在国际治理转型过程中共同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构建一个更公平的全球秩序。
据悉,2025年金砖国家峰会将由巴西担任轮值主席国主办。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拉蒂希亚·西蒙斯教授结合巴西经贸发展的现实情况,预测了巴西轮值期间的六大优先合作领域:全球卫生、贸易投资与金融、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科技创新、人文社会发展以及民间交流。中巴双方可以就这六大优先合作领域深化合作磋商,赋能全球南方发展。
探索复合培养模式 破壁人才培养困境
广外西方语言文化学院葡语系主任杨菁从一名资深从业者的实务角度,分享了对中巴交流合作中的文化挑战、人才培养等问题的思考。杨菁强调,解决中巴文化交流摩擦的关键在于培养真正具备跨语言、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葡萄牙语教学领域的变革,从传统的语言文学训练转向“语言+专业”(如国际经贸、法律)的复合培养模式,以满足市场对高端涉外人才的迫切需求。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