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六月蝉鸣,凤凰花开,又是一年骊歌起,又是一程新章启。四载春秋,广外莘莘学子以勤为楫,在课堂中汲取智慧,在实践中锤炼品格,在交流中织就情谊。时光虽短,转瞬便要告别青葱校园;岁月绵长,点滴成长皆化作心底灯塔,照亮前路征程。
值此毕业季,我们看到意气风发的学子们奔赴五湖四海,他们中有的深耕专业领域,有的跨学科实现自我突破,有的以严谨的态度扎根行业标杆,在多元赛道绽放不同的精彩。愿此去星辰璀璨,跃入人海的毕业生们,以热爱为帆,以笃行为桨,在时代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壮阔篇章。今天推出【毕业季】系列报道之一:从广外到名企:解锁人生无限可能。
彭钰婧:以热爱为帆,从商英进击京东
彭钰婧,来自商英学院国际商务CGMA创新班,担任过商英学院学生会干部,参与并取得欧莱雅Brainstorm商赛大陆地区Top50,从都国际论坛志愿活动,名创优品买手、字节跳动等的实习,并在大四这年成功获得了京东的offer。
天马行空式的想象让她拥有了参与到品牌创意营销中去的动力源,而不断学习、自我迭代更新的能力让她迅速把握住机会,她就是广外国际商务——CGMA班的优秀毕业生彭钰婧,她在广泛的实践中迅速成长,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职场技能。人生如逆旅,大学往往充满了迷茫和焦虑,但彭钰婧积极实践和不断探索,积极成为从都国际论坛的多语言志愿者,主动寻找实习锻炼自己,成功进入名创优品、字节跳动等知名大厂实习,在名企商赛中展露风采,走出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道路。

彭钰婧作为志愿者服务从都国际论坛
她谈到,CGMA班的全英教学提升了她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极大地培养了她的自信心。大二时,在学生会的工作经历让她对于职场形成了系统性的认知,极大地帮助了她融入职场,更好的参与到实习中去。而要提到大学生活中最印象深刻的部分,那就不得不提欧莱雅商赛了。她与团队成员们在几乎满课的情况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备赛,为了让策划案更详尽和有科学性,团队成员自学建模,实现产品自动卸妆仪可视化,最终成功冲破重围,进到了欧莱雅商赛中国大陆地区的TOP50。而这一系列的经历最终促使她把职业锚点定位在了兼具创新性和潜力的互联网企业。她建议学弟学妹们可以多参与不同类型的比赛,通过实践来感受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真实境况,突破认知茧房。
彭钰婧谈到,在大学期间要培养三种能力:数据叙事能力、需求破译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她推荐大家多尝试完成三个“一”:第一个“一”是尝试自己去主导一个项目。无论是最基础的小组合作、QNA 或未来的竞赛项目,当尝试去主导时,才能发现领导者在项目中起什么作用,更加清楚一个项目的运作机制,为将来进入职场做好准备。第二个“一”是经历一次有意义的失败。彭钰婧并不是每一段商赛都获得了成绩,而是从大一就开始摸索。从最前期没有获得成绩的经历中,她与团队不断自我反思,通过失败的经验来获得更大的突破。第三个“一”就是通过探求请教开展长期学习。学会如何探求请教,无论是职场上的上级,还是专业的学长学姐等等,虚心请教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经验,进入一个更加高能量的圈子,带动自己去不断学习之前那个视角未曾学习到的东西,探索出更多能力。
彭钰婧认为,“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但我们要带着思考去走路。在自己擅长或是好奇的领域中,我们要保持自己天真无邪的、孩童般的‘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身心;在面对复杂的难题与挑战时,要有着‘庖丁解牛’般的耐心专注、细致地摸索,将问题一一解剖开逐步解决问题”。也正是她对思考的热爱、不竭的好奇心和如庖丁解牛般的耐心与专注,让她从竞争激烈、英才济济的大厂面试中杀出重围,获得京东的offer。“希望大家都能以好奇心为帆,以专注耐心为桨,不懈努力,循此苦旅,以达天际。”彭钰婧这样表达了她的祝福。
郑予晴:执西语之笔,赴华为之约
“乐观、坚忍、奋进”,爷爷力透纸背的六字箴言,成为了推动郑予晴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作为西方语言文化学院西班牙语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即将入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ICT销售与服务部,担任客户经理一职,自此开启了人生崭新的精彩篇章。
时光回溯到高三那年,18岁的郑予晴在巧合下开始自学西班牙语,自学过程中发现“没想到跟家乡的语言有点像”,大学学习西班牙语的种子也自此在心底悄然生根。彼时的她,虽未能明确未来的职业航向,但坚信学习一门语言定不会让大学四年的时光虚度,也敏锐洞察到语言学习能为自己打开外贸及境外业务拓展的机遇之门。

郑予晴入职华为
大学期间,郑予晴在专业学习与综合能力提升上精益求精、全力奋进。专业学习方面,她持续深耕、力求精进,大四的《经贸西班牙语》课程让她系统地接触到西语国家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有了很大的收获——“这门课不仅让我更了解西语国家的情况,也让我在华为面试中脱颖而出”。为深入了解西班牙语言文化,低年级时她全力吸收专业知识,成功争取到赴西班牙的交换生名额,在交换学习期间更是修读游戏本地化、电影配音等翻译课程,即便在电影翻译中遭遇精准捕捉文化梗与谚语内涵的难题,她也能在西班牙友人的帮助下顺利跨越障碍,实现自身新的突破;与此同时,她积极参与社团活动锻炼综合能力。她是穿梭在校园的影像捕手,是排球场上“轮转换位”的指挥官,是礼仪镜前调整绶带弧度的细节控,也是不断精进各项技能的新闻社部长。这种身份切换让她决定来一场通感实验,“灵感在脑海中爆炸”,催生出微电影作品《瞬息全广外》的雏形,在与搭档从创意构思到拍摄制作的全程高效配合下,最终这部作品在广外招生宣传微电影大赛中斩获全校亚军。这次经历不仅充分展现了她的创作才华,更让她在实战中收获了成长与自信。
郑予晴的职业规划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4年盛夏,带着飞机舱门外的朝霞归国,郑予晴却踏入现实迷雾。错过暑期实习黄金期的她,左手持行测申论真题,右手攥着新媒体运营简历,在备考与求职交织出的迷茫中探寻未来。但屡次的面试失败让她意识到自己在新媒体运营岗位并不具优势,因此她调整了求职方向,基于自身性格真诚开朗、善于以与人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强、不喜被束缚的性格特点,“销售岗位也许更适合自己”。郑予晴对华为的关注,源于她的好友,一位已经入职华为工作的法语系师兄。而后,主动参与华为广外宣讲会筹备的经历,更让她深入了解了企业用人需求。此后,她进行了长期的准备,学习行业知识,精心打磨自己。最终,凭借扎实的准备、出色的沟通能力和积极的精神面貌,郑予晴成功斩获华为的offer,开启了职业生涯的全新篇章,用脚步去丈量广阔天地。这段略显曲折的求职经历,不仅让她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更凸显出,职业探索本就是不断试错、持续成长的过程。
回顾自己的职业成长历程,郑予晴为学习小语种的学弟学妹们提炼出三个成长“关键词”:首先是“语言标签”,要夯实语言能力,让其成为个人独特标签;其次是“自我深耕”,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需探索个人性格,保持自身兴趣,发挥长处;最后是“突破求新”,在实习选择上不要过分“求稳”,可以多参加企业宣讲会拓宽思维。她特别强调:“不是要尽早规划,而是要尽早尝试。抓住机会就先尝试,尝试后发现不适合自己,也是离正确的职业规划更近一步。”
“要心怀希望啊”,这句来自挚友的赠言,跨越了时光,像一束背后的光,在郑予晴求职受挫时,给予她无尽的力量,支撑她走到最后。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向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灿。她将怀揣乐观、坚忍、奋进的人生态度,继续逐梦前行,探索世界。而她的成长故事,也必将激励着广外的学弟学妹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勇敢探索、无畏前行。人生从无虚度的经历,每个角色都是通向星辰的阶梯,只要永葆赤子之心,翻越的每座山峦都将化作照亮他人的灯塔。
冯诗雅:走好泰语路 静待水到渠成时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这是我校东南亚学院(东南亚研究院)泰语专业本科生冯诗雅对人生轨迹的生动注脚。从最初与泰语结下不解之缘,到如今能从容自信地用泰语架起跨文化桥梁,她以语言为支点,却从未让语言定义自己的边界。在不辍的尝试与积极的开拓中,冯诗雅今年斩获比亚迪项目工程师岗位的offer。大学四年间,她始终秉持清晰的职业规划,用行动诠释了“专注当下,自有花开”的信念——泰语是起点,但绝非终点。

冯诗雅
如何让理论泰语的学习接轨实际生活,是贯穿冯诗雅大学生活的主命题。大三上学期,冯诗雅赴曼谷大学交换学习,这段经历可谓是让她真正触摸到泰国的文化肌理。不同于国内课堂的“书本泰语”,“当地人口语表达常常省略尾音,刚开始的时候你不太了解就会听不懂。”她笑着回忆道,而这也让她对语言的理解从“学术”走向“鲜活”,泰语的口语化表达也成为了冯诗雅学习生涯的一大难点。“Just do it ”则是她破局的关键。
为了填补理论与现实的语言沟壑,融入当地语境,她积极走出校园,穿梭于曼谷市井中观察当地人用语习惯,私底下也常常通过Tik Tok、小红书、B站等的up主分享的泰语地道表达视频学习并积累常用缩略语和网络热词。“在你自己付诸行动的时候,其实你内心的压力也在一点点减缓”,分清先后急缓是她保证乱中有序的秘诀。
泰语的商务表达成为她在网易有道实习中的另一挑战,实践让她意识到语言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而需在真实场景中淬炼。为解决术语难题,她在HelloTalk上主动结交泰国网友,通过聊天或发帖的形式反复验证翻译准确性;通过分析导师与网红的沟通话术,积累地道词句,一步步缩小沟通的阻碍。
在2024年泰国旅游推介会与第十九届中博会的翻译工作中,冯诗雅以严谨的专业态度与敏锐的文化洞察力,成为中泰双方沟通的纽带。面对高规格会议中复杂的行业术语与跨文化语境,她不仅精准传递信息,更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化解潜在沟通壁垒。从会前筹备到现场执行,她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确保每一环节的流畅衔接,展现了出色的抗压能力与协作精神。这两段经历不仅是对其语言能力的历练,更凸显了她将专业素养转化为实际价值的行动力——在多元文化碰撞的舞台上,她以谦逊的姿态与开放的心态,诠释了新一代语言人才“知行合一”的成长底色。论及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她表示,核心在于“对对方国家的基本文化有所了解之后,先以一个礼貌的态度和别人沟通交流。”先要有敬意,这份敬意对方可以收得到,这不仅仅是她的职业态度,也是人生信条。
回顾大学四年,冯诗雅最深的感悟是“目标清晰,拒绝无效内卷”。她回忆道,网易面试的时候,我可能不是人群中最突出的那个,但真正让她脱颖而出的是“目标很清晰”与“主观能动性”。“先想清楚你想要什么,再一步步拆解目标,不要去做规划路径以外的‘卷’。实习、比赛、社团,所有选择都应对准一个靶心。”这是冯诗雅对学弟学妹们最真挚且朴实的建议。专注做好语言这一件事,比盲目叠加技能更重要。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但只要踏实走好自己认定的路,一切终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