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新闻

广外新闻

采访我校退休教师余秀梅的那天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相思河畔路灯旁的蓝花草开的如火如荼,美得像幅油画。余秀梅老师细说着一连串关于广外的回忆,勾勒出“广外人”专属的岁月印记……

余秀梅


初入瘦狗岭:“虽然艰苦,亦很快乐”

1965年,广州外国语学院正式成立。余老师听从国家安排后由北京妇联调回广州工作,从此结下了与广外今生的缘分。

在正式踏入广外校园后,建校初期面临的艰苦困难便接踵而来。当时虽然学校选址在广州市东北郊瘦狗岭原石油学校,可映入眼帘的却是荒凉一片。那时的教工居住条件也是非常艰苦:一间破旧的老房子里配置着一张床和两把椅子,就是全部家具了。那时的教学设施也很缺乏,只有一两栋破旧的老教学楼,图书、参考资料屈指可数,录音机更是稀缺品。“那时广外刚刚进行第一届招生,所开设的院系专业,招收的学生,教师都很少。比如法语专业只有大一三个班,一个班大概二十人左右。而一个班只有两个老师轮流负责教学任务,外教更是闻所未闻”,余老师回忆道。

“我们那时候在那个环境下都不会觉得苦和难。当然现在回想,那时候的生活与现在相比,环境会比较艰苦,条件也不是很好。但那时候大家都很高兴,想法很简单,就是服从国家的需要,为国家做贡献。”谈及调来广外教书的感受,她欣喜坚定地说到。“不过那时候就是本着尽我的努力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怀着为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态度,她在这条未知的路上不断地探索与坚守。

就是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里,她陪伴着广外第一届学生一同成长。拨开层层时光云雾,她回忆起他们的故事:这是一群非常淳朴的孩子,大部分都来自农村。来瘦狗岭报道时,他们每个人都拿着破旧的皮箱子,用麻袋装棉被,风尘仆仆。平日里,他们在生活上很朴素,学习也非常刻苦用功。虽然当时学校并没有强制规定每日的早读早听,但他们很自发组织在校园的空地上大声朗读。在录音机稀缺的那个时代,因为学生们只有在课上才能听到录音磁带,于是课余的时间里,他们便是反复地自己朗读和背诵,和同伴们相互练习对话。“作为专业老师,我们的目的就是上好课,做好一名老师,从专业方面传授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把我们所学的东西,无条件的告诉他们,帮助他们学习、吸收和成长”,余秀梅欣慰地说到。

“我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很自然地就可以和他们打成一片,我们之间师生情是很浓的。”这份情谊亦被他们延续至今。在2015年广外五十年华诞之际,首届学子肖建予便在他的诗歌《如果时光能够倒流——献给母校五秩华诞》中款款忆及余老师讲课的细腻,娴熟;在过年过节之际,学生们也会打来长途电话问候她,或是来拜访探望她,关心她的日常起居,身体状况;谈及此处,余老师给我们展示着她在客厅小柜台上的摆设——是学生从非洲给她带回来的小礼物,这些点点滴滴都让她感到很温暖。


迁白云山麓:与国家同发展

“初到白云山,这儿只是一片荒凉的土地”,余秀梅回忆到。一条条很窄很窄的小路通向广外,两边是一洼洼的农田。她似乎是回忆到了什么,嘴角带着微笑说到,“你们知道吗?学校最初有两个“响亮的名字”,——“牛进大学”和“见桥大学”,农民会把牛放进学校的操场上吃草,广州的高架桥建成以后,学校的师生也可以出门便“见桥”。渐渐地,窄窄的小路变成了大马路。她在最初一天只有六班公交车的马路上,计算着末班车的时间,在生活和工作中来回奔波。

在谈到课程教学,余秀梅表示,学校建设初期,只有五六个法语老师,整个学校的法语系只有一个年级,课程分得也没有那么细,老师们只能是稳抓基础,在极度贫乏的条件下,从基础的语法、发音开始教学。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国际化走入了师生的心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学校也开始进行教学改革。精读课、课外阅读课、法国概况,听力、写作等一些新兴课程开始出现在法语课堂上。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给了当时的师生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感觉,但也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上课缺乏教材,我们就根据开课情况自己编写教材”,余秀梅谈到,那个时候,国内基本没有专业的书,也没有什么销售这些书目的市场,但新接手的法国概况不能再教授“老知识”,她便下了决心开始自己编写教材。

当记者提到她先生黄建华主编的汉法大词典时,她起身进房间里拿出了一本载满记忆的辞典:“你们看看,就是这本词典。当时他就坐在桌子前写着,我就坐在他旁一边,但是其实这主要是他的工作,我在其中只是帮忙做一些零碎的工作。有时候,我们也会一起坐在这里翻译一些小说,日子还是满充实的。”窗外的阳光潇潇洒洒地落到词典上,词典的封面泛起一丝柔光,打开封面,内页已微微泛黄了,通过边角的折痕可以看出它时常被翻阅,但却被主人保护地很好,没有散页与脱落的情况。余秀梅的目光温柔,仿佛透过这张词典,看到了六千多个日夜中的点滴生活,而她唇角的弧度,也向我们展示了她生活的暖意。“现在我先生也有继续在为这本词典做新增与更正的工作,因为这次疫情,有许多词汇需要增添。”余秀梅说道,“我们的初衷便是为了给汉法翻译人才提供一个工具,以便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这绝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要不断地去修正、增补。”

在这几十年间,余秀梅看着校园从一片荒芜到井然有序,看着一条条狭窄泥泞的校道,渐渐地变得宽敞平坦。在她的记忆里,广外师生的步伐从没有被艰难的环境所束缚。随着时代发展,学校不断引进专家学者和外籍教师,教学方法也开始有了创新和转变,曾经卡带的录音机变成了一台台新的视听系统设备,学校图书馆的藏书规模也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扩大。“学校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没有国家的发展,我们学校也就不会有现在的规模。”余秀梅说到。

瑟瑟秋风中,余老师院子里依旧绿意盎然,在阳光下展现出勃勃生机。谁言秋日寂寥?放眼望去,希望与热爱永远在广外的校园中悄然绽放。

文字 高仕娇 曾家祺 刘哲怡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