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新闻

广外新闻

本网讯今年,大学城校区(南校区)建设迎来了十周年。11月5日,以“十年南校:成就与展望”为主题的南校建设10周年书记茶叙活动在南校举行。校党委书记隋广军与南校建设的教师代表一起回顾总结南校10年的发展成果和经验,并展望南校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前景。

参加茶叙活动的还有:原副校长、原南校区管委会委员主任董小麟等12名原南校管委会代表,驻南校学院负责人,相关部处负责人,首批进驻大学城的教师代表和辅导员代表。不能前来参加茶叙会的原校党委书记、校长徐真华也特地发来书面发言稿。党委宣传部部长胡文涛主持该活动。


茶叙活动现场

校党委书记隋广军发言

回顾十年:从小树苗到成荫绿树

隋广军感叹,“校办公楼外面的木瓜树已经硕果累累了。”

“怎么就十年了呢?”早上刚接到这次活动的邀请时,英教学院教师张倩也发出了和在场代表一样的感叹。

回忆十年,原副校长、原南校区管委会委员主任董小麟仍然清晰地记得04年,他带领管委会进驻大学城时的场景。当时的南校区可以说是工地与教学区交错,教师宿舍不完善,他们甚至有时候还要打地铺。但他们并没有因为自身的条件艰苦而放松工作,而是一直以学生为本,因地制宜。考虑到当时只有一个饭堂,没办法同时接纳全校的师生用餐,他们把上午的4节课时调成5节课时,让学生错开放学的时间,避免学生全都挤在同一个时间吃饭导致在饭堂排长龙。

原副校长、管委会主任董小麟回忆当年

为了在崭新的南校区培育出广外的氛围,管委会把饭堂的一楼改造成书库,供学生借阅。教育学院院长董金伟也提到当时学院在学校的指导下和广中医合作开设了国际英语特色班,今年刚刚续签。艺术学院院长李于昆报告了学院在培养广外学生“真善美”中“美”的能力的工作成就。艺术学院开设多门艺术类选修课,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学生艺术气质。

在回忆到自身经历时,这些“拓荒者”们大都第一时间提到了搭公交来往南北校的难忘经历。张倩对搭公交的事印象特别深刻。04年南校刚建好的时候,没有专门的班车开往南校。为了保证8点钟能准时上课,她每天都要提前两小时赶公交。如果错过了一趟公交,要在桥墩下足足等45分钟。但经过十年的发展建设,南校区准班准点的公交车路线逐渐完善起来。张倩抬脚走出家门,很快就能等到去南校区的公交。

驻南校学院负责人发言

除交通以外,南校的环境和办公条件都改善了许多。会计学院院长杨友孝就表示自己很喜欢南校区:“南校的课室大,在课室走的时候不怕踢到桌子。办公室有空调。南校的空气也很清新。”经贸学院院长李铁立认为,南校逐渐完善的设施让老师更有归属感:“现在南校的年青老师都考虑在大学城周围而不是北校那边买房。”

回顾十年前,原南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周东兰并不觉得这段时光是艰难的、辛苦的,正相反,她觉得管委会的时光是美好的,因为见证南校区生命的诞生,并和南校区共同成长,他们完成了一段使命。管委会的同事并不是专门挑选,明知工作艰苦,但是管委会全体二十三位成员愉快地凝聚在一起,相互支持合作,顺利完成了延伸管理南校区的艰巨任务。董小麟也很感谢管委会的同事,感谢他们不计个人得失的付出。。


总结十年:南校发展必将载入史册

谈及南校10年对广外办学发展的历史意义价值时,隋广军高屋建瓴地提出:大学城10年发展改变了广东省教育格局,助广东教育实现了跨规模提升的跨越式腾飞;广外大学城校区的10年发展则改变了广外办学模式,拓展了发展路径,提供了大发展的平台,助广外走出了特色发展道路;同时改变了广外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模式,为师生适应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原管委会成员及首批进驻南校教师代表发言


大学城的建设极大地刺激了广东省教育规模的扩张。省毛入学率从02年的15.3%发展到13年的30.5%。广东省高校教育水平从倒数上升到了中间靠前的位置。在广外,仅经贸学院的招生规模就扩大了两倍。徐真华在发言稿提到,南校区的十年是广外跨越式发展的十年。杨友孝认为大学城的优质空间资源解决了广外在扩张规模时办学空间不够的问题,为非语言类专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语言类专业和非语言类专业两手抓,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格局。

隋广军认为,评价一间大学的标准不是它有没有头戴“985”、“211”等行政光环,而是它所培养出的学生是不是优秀。他认为,广外无论在学生的“进口”还是“出口”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在全国各类高校中都是可圈可点的。同时,隋广军强调要学习和弘扬南校“拓荒者”敢于争先、勇于担当的精神,学习和弘扬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廉洁从政、恪尽职守的精神。


展望未来:“大学城提升计划”进一步提升广外品质

茶叙会上,隋广军耐心听取了师生代表对广外发展的期望和建议。

“希望能在大学城买上房。”这是在茶叙会上提到最多的一点期望。商学院院长钟育赣提到中大的老校区里面有教职工住的楼房,所以经常能看到满头白发的退休教师在校园里面走。“这就是一种积淀。”而张倩也希望学校能在南校附近建一些公租房,让年青老师能和学生住一起。

“贝岗要整改!”杨友孝认为,现在贝岗村的外观不佳,和大学城的整体风格格格不入,而且它提供的食品堪忧。他经常会听到学生吃完北岗的东西闹肚子的消息。

法学院党委书记金良成提议学校借鉴上海交大的做法:建24小时餐厅,让来晚的师生能有一口热饭吃。李铁立期待大学城各高校的图书馆、选修课能够进一步融合,学生能够接触到其他学校更多的资源。

针对这些问题,后勤处处长杨思简单地介绍了由大学城管委会和广州市政府提出的“大学城提升计划”。按计划,贝岗村将进行城中村的改造,与大学城另外三大保留村一起接受广州的统一规划。在南校区本身的提升计划方面,学校计划建5万平方米、400多套保障房和公租房,地点选在教学区运动场旁的空地和外环最北边原来用作亚运会停车场的三角空地。另外,为解决寒暑假留校学生没水洗澡的问题,学校计划建200平米的澡堂,计划建封闭操场、恒温游泳池,并在院系楼旁的山坡建第二院系楼。

“十年后是大学城的提升期”。隋广军提到,我校成为广东省自主办学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参与创新强校工程和“2011计划”。我校将以此为契机创新教学模式、学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最后,隋广军深情寄语广外拥有“更灿烂的明天”!


隋广军与参加活动的代表合照

文字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