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外

走进广外

徐真华

【人物档案】

徐真华,江苏无锡人。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曾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校长。历任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第九届政协委员、第十届政协常委兼港澳台委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社科联副主席、广州市科协副主席、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顾问、中共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教育部外语专业教指委委员兼法语专业教指委副主任。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资深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1975年留校任教后,教书育人成绩蜚然,多次获得广东省人民政府嘉奖,省政府先后两次授予立功证书。2003年获评广东省高等学校十大师德标兵。获颁法国政府“金棕榈教育骑士勋章”,并获英国朴茨茅斯大学、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火炬手。2015年获评广东省第二届优秀社会科学家。

让学问深入骨髓

徐真华受家人影响,坚定了他不懈追求理想的信念。他的求学之路亦苦亦甜,而在学成之后他毅然投身于师门的传承,用心研学育人,在接过校长的重担之后,徐真华以实际行动证明,无论在治学还是治校,他都在全力以赴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徐真华的人生实际上是一种让生命变得更美好的勇气、让学问深入骨髓的艺术。作为研学者,徐真华早期从事法语教学及语言学研究,兼及翻译,后来转向法国文学研究。虽然历经转换,但他在每个领域都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而作为教育家,徐真华始终以不断探索“现代大学的本真”为己任,与团队不断努力去打造一个让世人瞩目的新广外,他确立校训“明德尚行,学贯中西”希冀每一位广外学子既崇尚学术、追求真理、弘扬美德、注重实践,又能在学习、教学、学术等方面要具备跨文化工作能力和通才意识。他为学校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培养高素质的公民

外界对徐真华的评价无外乎“不事张扬,不善应酬,不懂造势,不会利用学校平台谋私利”,而就是这样一位“四不”校长却能在高校领导圈、高等教育界赢得良好的口碑,赢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这背后的原因大概在于他主政广外十年时于2001年和2005年先后两次推进的广外五项改革等重大举措,通过实施这一系列的举措,徐真华硬是将一个“书斋里的广外”带进了一个“社会层面的广外”。

徐真华三次出国留学访学的经历以及主政广外后的国际交流活动,使他对世界高等教育模式和特点的认识有了宽广的视野和深刻的体悟,加上广外固有的涉外型院校的特质,促使一向善于思考深谙谋划的徐真华萌生了要对广外进行一番改革的念头。在改革中,他将自己人才培养“应用型,国际化”办学思想的理念付诸实践。明确提出打造广外“国际化”的战略定位,即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徐真华倡导的“国际化”的影响,还在于他对中法文化交流做出的杰出贡献。2009年3月,为了褒扬徐真华在加强中法两国关系,增强中法两国的交流,推广法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等方面所作的杰出贡献,法国政府授予徐真华“法兰西共和国教育骑士勋章”。徐真华是获得该项称号的粤高校领导第一人。

“徐真华温文尔雅的背后蕴含着巨大的激情,以及一个教育家对民族、对国家未来所肩负的神圣使命。”与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徐真华明确表示:“广外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培养高素质的公民。”有人担心如此目标会将学校门槛放得太低,但是在徐真华看来公民教育并非放低门槛,而是办大学的一种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高等学校提出公民教育,是一种眼光,更是一种胸怀。我们不得不为徐真华校长渴望为民族、为国家未来尽一份绵薄之力的一片丹心所折服。

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在治校办学方面,徐真华在2000年接任广外校长时就曾表态,他的第一专业是治理好广外,第二专业才是做好自己的学问。也就是说,徐真华作为校长,主业就是把学校治理好,其次才是自己的学问。对于治校他严格执行依法治校与权威治校。提出要爱护每一位同学,做到以学生为本。而对于老师,徐真华在提出善待老师的同时也指出,每一位导师应从“知识的培界、学问的境界、育人的境界、师德的境界”四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要成为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引领者,成为校园文化风尚和大学精神的践行者。

以治校为第一专业也并非是说他会忽视自己的学问,相反他超越囿于某一领域教授的局限性,超越个人的学术追求,把握整个学科领域乃至全校学术品质的提升,拥有兼收并蓄的胸襟和举重若轻的魄力。而作为大学的最高行政首脑,他推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相辅相成与融合。在做好“治校”主业的同时,做好个人的学问,成为专家型校长。如此,其实治学成为了徐真华治校的底气和依仗。

“要跳出广外去看广外”

徐真华常说“要跳出广外去看广外。”正是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指导下,学校推行了两次深入而持续的改革。

第一次改革发生在2001年,学校大刀阔斧地实施了教学科研架构调整、非学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校内分配制度改革、校内人事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等五项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这场改革使广外在三个方面得到根本性扭转:首先从根本上扭转了教师心向办班、心向创收的局面,使教师真正回归书斋,回归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正位;然后从根本上破除了各自为政搞创收的“山头主义”现象,使大学真正回归到全校一盘棋的集体主义格局;最后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热衷于各自创收的“诸侯经济”所造成的财务混乱局面,从源头上遏制了有可能出现的体制外运行小金库现象,避免了经济上可能出现的差错或失误。

这场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专业教学和外语教学融合,培养国际通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办学特色初步形成;本科教学质量逆势上扬,2003年广外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等级;广外作为优质教育资源首批进驻广州大学城,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影响迅速提升,学校的建设事业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等。

在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徐真华又审时度势,于2005年适时提出了“新五项改革”:即深化教学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深化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并将中层行政领导干部届中调整贯穿其中。

徐真华不仅是教育改革的思想者和策划者,更是教育改革的推行者和实践者。他一步一个脚印,引领着广外通过改革创新之举,攀上学校建设的新高度。

文字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