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外

走进广外

王宗炎

【人物档案】

王宗炎(1913-2011),男,广西合浦人,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英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46年起任中山大学外语系讲师,1951年晋升为副教授;1970年起任原广州外语学院(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教授,1977年晋升为教授;1979年起任中山大学外语系教授。曾任中国语言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编委会委员,《现代语言学丛书》主编之一。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11月退休。他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家之一,研究涉及普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翻译学、心理学等领域。


2011年6月22日凌晨,王宗炎先生以98岁的高龄在广州离世。黄天骥教授赠挽联叹:“求实求真,学贯中西,北许南王,举世同称泰斗。以诚以逊,德披桃李,云山珠水,今朝痛失名师。”王宗炎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家之一,与许国璋并誉为“北许南王”。他在广外执教期间主笔翻译了《光荣与梦想》第一册(1932—1972年美国史实录,商务印书馆,1978年),并与桂诗春教授一起创办了学术期刊《现代汉语》。

未出国门,学贯中西,推崇国学

王宗炎在中学时期怎么也想不到会当英语教师。他的父亲希望他做官,曾祖父更希望他做官,自己梦想当大文豪兼魔术师。没想到了中学三年级,一本作为教材的《天方夜谭》使他如痴如醉,从而与英语结下不解的缘分。从中山大学外语系毕业后,他曾任公务员、报馆编辑、海关关员,又转到教育界任中学教员,直至成为大学教授。

“王(宗炎)先生一辈子没有出过国,但英文学得非常好,好到中大的外教都非常佩服,写的东西还常请他修改”,王宗炎的多年好友、原广州外国语学院院长、我校退休教授桂诗春止不住感叹。王宗炎不仅英文好,中文功底也极为深厚。他非常重视学生、儿孙中文能力的锻炼。家人曾打算送孙女出国,但王宗炎的态度是“中文没学好就不要出去!”。他认为只有学好自己民族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在国外立足。“假如我们只讲外语,不讲中外文化的分歧和一致之处,学生到了跟外国人、外国事物打交道的时候,也将手足无措。”

字斟句酌 不落恒蹊 主译《光荣与梦想》

1970年,跟着中大英语系一起合并到广外的一个美英问题研究室(文革前经国家批准建立),在研究室里荟萃了岭南英语界的精英,其中就包括王宗炎教授。研究室除了承担联合国文件的翻译,还承接了一些名著的翻译任务。

王宗炎是一位公认的语言学泰斗,但鲜有人知道他在中国翻译研究领域上曾有过的耀眼的辉煌,他还是当代中国翻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的主要译作包括:《亚当•密茨凯维支传》(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光荣与梦想》第一册(1932—1972年美国史实录,商务印书馆,1978年),乔姆斯基的“评斯金纳《言语行为》”(连载于《国外语言学》,1982年1—3期),《名利于我如浮云》(载《译海》,1982年),“黎天睦论‘着’的核心意义(摘要)”(《国外语言学》1991年第1期)等等。

其中,《光荣与梦想》是一部长达1400多万字的长篇历史巨著,曾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王宗炎在为《光荣与梦想》第一卷统稿时字斟句酌,深入考究原文的意义和意境,几乎把第一卷重新翻译一遍。书名《The glory and the dream》曾有人建议译成《华府春梦》,但王宗炎觉得不妥,他细读目录前面引用的两行诗:“Whither is fled the visionary gleam? Where is it now, the glory and the dream?”又找到Wordsworth原诗 Ode to Intimations of Immortality from Early Recollections of Childhood, 知道是基督教徒怀念童年时期对天国的憧憬的作品,意味深远,态度严肃。如果译成《华府春梦》未免让人联想到《金陵春梦》那样的稗官小说,有欠考虑。

王宗炎溯源求本,钻研书名的the Glory and the Dream具体指代什么,直到翻开借到的字典The Barnhart Dictionary of New English since 1963 ,才恍然大悟the Dream指代“美国梦”,是美国人早先抱有、可是后来逐渐淡忘的政治理想,作者借用Wordsworth的词语是满怀感慨的。于是王宗炎才终于定下译名《光荣与梦想》。

《光荣与梦想》一书出版后是没有稿费的,仅给每位译发一套书作纪念。后来商务印书馆将该书版权卖给海南人民出版社,寄来了一批稿费到学院,学院竟找不到收款人。后来负责统稿的王宗炎和几位同伴一起商量将稿费捐给了学院。此事也成为广外校园内一时传颂的佳话。

王宗炎先生还是国内最早关注机器翻译的先行者。早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刚刚打开国门看世界,王宗炎先生就对机器翻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且经常阅读国外最新的科研报告和资料,关注西方各国机器翻译的研究动态和进展。他陆续发表了若干篇关于国外机器翻译研究的文章,引起了翻译学界对机器翻译的高度关注。从而并激发了无数中国人对机器翻译的梦想和对“翻译现代化”的憧憬,促进和推动了中国翻译事业的繁荣发展。

身居陋室 激扬文字 创办《现代外语》

改革开放后,国内学蜀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英美问题研究室内的几位先生又在酝酿出版一个外语刊物,发表研究成果。当初期刊定位为“供所有在广外从事教学的教师发表科研著作的一个园地,同时也为了适应社会上英语学习者的需要”。1978年下半年,由王宗炎与桂诗春创办的、广州外语学院主编的《现代外语》第一期面世。

期刊的创始阶段可以说是处于“三无”世界:没有主编,没有编辑部,没有地址(包括牌子)。1989年在《现代外语》创办10周年时,王宗炎曾经这样回顾:“十年前,在《现代外语》创刊的时候,我们编辑部同人常常开玩笑,说自己有五短一长。什么是五短?那是书少、设备少、作者少、新知识少、经验少。但是我们自命有一日之长——我们有一股冲劲、干劲,要在“文化革命”后马上给广州外国语学院搞出一点名堂来。”王宗炎不但亲自审稿、改稿,而且写稿。他在该刊发表了重要研究成果《论乔姆斯基的转换语法》,这是国内第一篇对乔姆斯基的转换语法进行评介并且提出一些异议的文章。

如今,《现代外语》已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首届全国百家社科学报、广东省优秀学报、“中文社会引文索引”(CSSCI)语言学类来源期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确认的“双效期刊”、“美国教育信息资源数据库”(ERIC)收录刊物。这一切都离不开创始人的敬业和奉献。

王宗炎先生最后一本著作《英汉语言问题面面观》出版时已94岁;最后一篇文章《感谢与祝愿》发表时已95岁。他曾言“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留在他身后的除了等身著作,还有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

斯人风范,高山仰止。


文字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