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新闻

广外新闻

编者按:时光如水,刻录55载风雨同舟路;岁月如歌,忆记55载峥嵘岁月。为共同回忆校友们在校时的青春岁月,记录他们砥砺奋进的足迹,展示他们为国家建功立业的风采,聆听他们对母校五十五周年校庆的深深祝福,营造建校55周年的浓郁氛围,在建校55周年之际,广外新闻网从今起陆续推出“逐梦55·校友篇”系列报道。

龚国祥入选深圳经济特区40年40位优秀人物(二排左一为龚国祥)

他参与深圳第一批学校的规划与建设,创办了如今蜚声南粤的深圳外国语学校;退休后又接受深圳市委和市政府的重托,主持和创办了深圳外国语学校国际部,办学和办好学校似乎已成为他毕生的事业。他把教师放在办好学校的第一位,自称愿意做一个为普通教师“跑腿”的校长;他利用参政议政的机会为教师争取利益和社会地位,却对自己的荣耀心存淡泊。他视学生如子女,将学生放在心上,在点滴之间积累深厚情感。2010年,他入选“深圳经济特区30年30位优秀人物”。2020年,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深圳市委和市政府决定对40名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进行表彰,他又位列其中。他让人看到一个,老一代教育家和创业者的形象缩影,儒雅谦和平实从容奋斗不止。他,就是龚国祥。

龚国祥

40年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设中,涌现出一大批勇立时代潮头、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实践探索的先锋模范,他们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改革开放,为推动深圳经济特区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龚国祥正是他们中的先进模范。

创办外国语学校 创造基础教育界的“深圳速度”

1990年1月春节前夕,在深圳中学担任教务主任的龚国祥,突然接到一个紧急任务:随同市教育局领导赴北京、天津考察。临行前龚国祥才得知,深圳要办一所市级外国语学校,他此行要陪同领导考察两地外国语学校的办学情况。考察结束时,时任深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兼市教委主任的林祖基说:“我们既要学习和借鉴人家办学的经验,又不能全盘模仿和照搬他们的做法。因为深圳是特区,我们必须结合深圳的实际情况,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按照领导指示,龚国祥回到深圳,立即对全市各行各业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了解深圳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调查表明:在深圳,当时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人才奇缺。龚国祥就此写了一份调查报告,递交到市领导手里。同年3月份,深圳召开市委常委会并作出决定:创办外国语学校。接受这项光荣而艰巨任务的人,就是龚国祥。

1990年8月30日,只有4名教师、51名学生的深圳外国语学校,在深圳中学科技楼三层租借的教室中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开学典礼。尽管当时学校的规模小、人数少、条件不好,但龚国祥仍要举行正式的开学典礼及升国旗仪式。他们找来一面国旗挂到教室墙上,师生们面对国旗庄严地高唱国歌,进行国旗下学校的第一次讲话。也就是从这一天起,学校确立了人才培养目标——为深圳的未来,培养具有“爱国、求知”理念的人才。

在“适应需要、提高素质、培养特长、服务经济”办学方针指导下,龚国祥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带领一批批创业者,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1998年外国语学校建校第8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是当时全省获得此项殊荣学校中建校时间最短的学校;1999年,学校被评定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13所享有保送资格的外国语学校之一;2000年,学校以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为目标进行第二次创业,2006年顺利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督导验收。在此次督导验收中,验收组对学校给予高度评价,在验收总结会上当场研究修改“反馈意见”的框架文本,特别删去文本原有的“基本”两字,认定深圳外国语学校“达到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成为继中山纪念中学之后全省第二所认定“达到”的学校。

“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龚国祥特别强调教育理念创新,倡导在新观念、新思想的指导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他在外国语学校长期办学实践中,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以外语特长的培养带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坚持外语是立校之本,以外语学科的发展和改革带动所有学科的改革,以外语学科的教学质量带动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在办学上,他总结出来以下经验:一是办学要目标高远,追求卓越。二是要依法治校、民主办学。这实际上是制度办学。还有就是和谐的境界和无私的奉献,希望学校能实现和谐的发展。三是要坚持特色强校之路,始终把外语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外语学科形成多语种、高质量的优势。他始终认为,一所学校的成功是要靠学校管理团队、领导班子,靠很多人的付出,才能实现学校的发展。作为一名领导者,要明确使命,无私奉献,“我从来没有为自己谋取什么的想法。学校搞工程,我们从来不吃他人一顿饭,不拿他人一分钱,我会很干净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参政议政 积极回报社会和人民

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龚国祥一直积极参政议政。除了作为校长,他还有其他几个重要身份:深圳市第二届(1995-1999年)政协委员、第三届(2000-2005年)人大常委会委员,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2007年至今)。龚国祥对这些身份带来的荣耀看得很轻,对自己的责任和担子看得很重。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发挥监督作用,他时刻不敢懈怠,生怕辜负了选民的重托。龚国祥思考和提出的建议,已经涉及到教育的各个重要方面。在1996年担任深圳市政协委员的时候,他就提出关于创办“深圳国际学校”的建议。他认为,为了改革深圳的投资环境,适应和满足国际化城市的需要,创办国际学校势在必行。时间证明了龚国祥的远见卓识。12年后,深圳市政府决定创办深圳外国语学校国际部,龚国祥受命主持和创办国际部,这既是机缘,也似乎是必然。

龚国祥还不断为全市基层教师争取利益。2007年,龚国祥获聘为深圳市首批决咨委委员,他来自教育界,关注点首先在于促进全市基础教育的发展。2007年,他提议恢复市委市政府教师节表彰教师主题活动,获得市长亲自批复。第二年,在第24个教师节前夕,深圳市恢复了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举行的全市教师表彰大会,有400多名先进个人和48个先进教育单位获表彰,市领导亲自为获奖教师代表颁奖。2008年,龚国祥提出在市教育局设立安全管理处的建议,再次获得年度优秀建议奖,建议还得到了采纳和实施。这两件事让龚国祥对决咨委的“决策高参”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咨询委员通过发挥所长,提出建议,参与深圳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龚国祥更加感受到咨询委员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二十年的参政议政历程中,龚国祥共提出提案和建议二十余项,其中有十余项获得优秀提案和优秀建议奖,有不少获得采纳和实施。龚国祥感觉自己生逢盛世,是特区给了他施展抱负的机会。对深圳,他是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他觉得自己没有理由不殚尽竭虑,没有理由不努力办好学校,履行好参政议政的职责,回报社会,回报人民。

一片真情 凝聚人心的独特人格魅力

从普通教师到一校之长,龚国祥爱学生如自己的孩子。很多学生离开了学校仍然忘不了这位慈祥的校长。每年教师节,龚国祥都会收到很多学生的明信片:“敬爱的校长:感谢你让外国语学校成为我们的摇篮,让在外国语学校的6年成为我们生命中难以忘怀的6年……”敬爱之情,溢于言表。他和学生的感情是点滴积累的。当校长的时候,他有一个习惯,每天早晨到校后,要到教学楼的每个班级走一圈,和学生们聊聊天。日复一日,很多学生他都能随口叫出名字。只要学校组织学生出远门,他心里会一直惦记着,直到安全归来,他才放心。老师们都知道他的心思,不管谁负责带队出远门,都不会忘记每天给他打电话。

龚国祥作为校长,对待教职工像亲人一般,老师们亲切地称他是“好家长”。他把老师的大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把教师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主动关心,设法解决。长年以来,龚国祥坚持“四必访”:婚丧嫁娶必访,生活困难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出现重大问题必访。深圳外国语学校的教职工来自四面八方,初到深圳,人生地疏,爱人工作、子女上学都成问题。但他们知道,只要找到龚校长,他都会尽一切所能帮忙解决。为了给学校老师的家属找工作,他不知跑了多少路、求了多少人。教职工病了,龚国祥比自己生病还着急。有一次,一位体育老师得了胰腺炎,深圳医院不能确诊,他马上让广州的朋友帮忙找医生,并派车把这位老师送到广州。困难解决了,后顾之忧排除了,老师们的心情愉快了,干劲足了,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了。老师们说,龚校长像一位“儒将”,说话柔和,待人宽厚,不是那种一看就十分严厉的人,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家都很服他、感激他。在他这位“家长”的带领下,大家都在这个大家庭中,拼着劲头干事业。

外国语学校是名校,很多人挤破头想把孩子送进来。作为这所学校的校长,求他的人自然不少,但龚国祥从不乱用手中的权力。教师们都知道,如果有事相求,或表示感谢想到龚国祥家里“意思意思”,肯定要碰壁。“淡泊名利,甘于清贫。”龚国祥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这些年来,他获奖很多,有些奖还有数目可观的奖金,他没有要过一分钱,全部交给学校作为校长奖教奖学基金,累计有十多万。他常谦虚地说:工作是大家做的,荣誉应该归于学校和教师。

龚国祥就是这样一位想干事、能干事,又干出了一番成就的校长。外国语学校就是他倾注了全部心血的“作品”。学校创办10周年时,印制了一本精美的画册,每位老师都在上面留了一句话,龚国祥留的是“把真情献给外国语学校”。

创建深外国际部 探索深圳教育国际化新使命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同一天,深圳市政府召开办公会议,决定创办深圳外国语学校国际部。市政府决定深圳要建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国际化的城市必然需要国际教育。创办国际部,首要目的是解决在深圳外籍人士和港澳台人士子女接受国际教育的问题。在此契机下,2009年初刚退休的龚国祥,毅然受命承担国际部的创办工作。

创办国际部是一项全新的使命,有很多新的挑战,因为深圳没有举办公办国际学校的先例。为此,龚国祥专门考察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国际学校。在龚国祥的主持下,国际部校园从2010年5月建设动工,到2011年4月封顶,工程只用了11个月;从2011年9月学校幼儿部建成,再到整个校园工程正式竣工移交,整个建设时间也控制在两年以内,再一次创造了“深圳速度”。

在国际部的办学上,龚国祥重视管理体制创新,实施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理事会由深圳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深圳外国语学校的代表等组成。理事会负责聘用外籍校长和高级管理人员,决定国际部规划及重大的教育活动,负责国际部的预算、结算和审计。实行精简制度,减少干部的重叠,加强干部的执行力。目前国际部有幼儿部、小学和中学,接下来还计划开办大学预科课程。每位校长都要分管好自己的校部。国际部没有学生处,没有教务处,实行校长负责制,教学上有科组,在师资配备上,国际部通过全球招聘招来专业的国际学校教师,在课程设置上采用IB(国际文凭)课程,实施小班制教学。IB课程是国际通行的文凭主修课程,目前全世界有140多个国家在使用,有近百万学生在学习,这就保证了国际部学生在升学上有宽广的出路。

作为理事长,龚国祥对于国际部的办学目标很明确:以一流国际学校为标杆,将国际部办成办学理念先进、管理体制健全、办学条件优越、课程和教学与国际接轨、师资队伍一流、收费合理的高水平国际学校;将学生培养成为开放、进取、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理解多元文化,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公民。

对于自己在任期内的目标,龚国祥也有明确的计划:首要的是建章立制。把国际部的章程也就是办学大纲建立起来,把理事会和学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起来。其次是办出自己的特色。作为国际学校,英语是基础教学语言。IB课程有相当的包容性,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国的语言开展相关语言教学。加强汉语及中国传统的教育,在国际课程的教学中嵌入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对中华文化有深切了解、对中国有特殊好感的世界公民,将汉语课程和有关中国文化内容的开设成为国际部办学的一个特色。

龚国祥投身教育事业几十年间获得奖项、赞誉无数,人们如此评价他:他具有教育家的仁爱情怀和改革者的远见卓识,他对深圳教育的杰出贡献,赢得了深圳人民的尊敬。面对荣誉,龚国祥更加感到重任在肩。对于未来的深圳教育,他希望基础教育能均衡化、优质化、国际化,着力解决“读好书”问题,力争办好每一所学校,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人物简介:

龚国祥,1960年代毕业于原广州外国语学院(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曾任深圳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深圳市教育局助理巡视员,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从1990年起,用二十多年时间,把深圳外国语学校办成拥有师生近8000人,一校五部,涵盖小学、中学、高中以及国际部的全国名校。2010年,龚国祥入选“深圳经济特区30年30位优秀人物”。2020年,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龚国祥入选深圳经济特区40年40位优秀人物。

文字 蔡碧野 图片 来源于新华网 三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