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们,四年前步入广外,怀揣梦想;四年后告别广外,意气风发。白千层下,语心湖畔,都盛满了他们求学与成长的珍贵回忆。2020届毕业生们有的将去往更高学府深造,有的将奔赴充满挑战的新岗位,有的正在增加积累储备,静待梦想花开。从今天开始,本网推出“2020毕业季”专题,讲述他们的成长经历和青春感悟,祝愿每一个从新出发的广外人,抵达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大四下学期,喻可欣收到了来自英国牛津大学高等教育专业的录取通知书。从广外到牛津大学,自称“留学文书不占优势”的她,是如何在全球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在面试中展现光彩,一举拿下牛津大学offer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广外2020届毕业生“牛津女孩”,了解她成功背后的故事!

喻可欣
来自英语教育学院英教1602班的喻可欣,大学4年,在外研社杯的各项比赛中不断提升英语水平,在德思英语辩论队的日常活动里点燃思想的火花。2020年,她被牛津大学录取,成为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喻可欣说:“Dream big,but prepare every bit of it.”
选你所爱,爱你所选
对喻可欣而言,用发自内心的热情,选自己所爱,做自己的决定,并且在作出选择以后,坚定地为之奋斗,是她为什么取得优异的成绩,拿到国外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原因。
喻可欣从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转专业成为了一名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喻可欣在大一阶段就明确了自己的学习方向,并为此积极努力准备了至少4年。“我本人对英语特别感兴趣,因为想学习英语便转到了英教专业,后来在上了一些与教育学有关的课之后,发现教育学其实很有趣,也找到了自己学术上想要继续去研究的点,因此选择了继续留在教育这一个领域。”

喻可欣在笔记本上做的时间规划
喻可欣有着极其自律的学习习惯,坚定不移,每日精进。也正是四年如一日的踏实积累,使得她最终能够从容不迫地提交自己的申请书。她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两点学习经验:一是有效地筛选信息,对于每天接触到的知识,尽量排除一些娱乐八卦,挑选对自己来说更加有用的信息,将时间应用充分才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下功夫;二是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如排队的时间、从宿舍到教学楼或者教学楼去食堂的路上,她都会听一些英文音频,日积月累下来就可以接触到很多不同的知识和故事。

喻可欣的近期书单
发自内心的热情和孜孜不倦的求知心,让她在申请名校的路上犹如法宝在手。得到offer的学生往往知识面开阔,对自己未来学科领域有着强大的探索能力,因此,喻可欣主动浸泡在英语的学习环境中,哪怕在休息的时候,她也经常浏览一些学习网站,在获得很多的信息资讯的同时,也能不由自主的进入到英语的氛围中。
关于雅思备考,她通过学习网站的一些博主分享的雅思培训视频,或一些雅思备考方面的经验分享视频辅助学习。她还主动去找纯正的相关英语资源,如知名外刊《经济学人》以及BBC、CNN等新闻平台的咨询报道。
母校4年,充满着惊喜与收获
申请牛津大学这样的名校,学术成绩十分重要,必须要做到接近完美,与此同时,丰富的课外活动经历能够为申请增加不少亮点,热情与才华并重,也是牛津大学对候选人的一个全面的考量。大学期间,喻可欣参加过外研社杯的阅读、写作比赛,口译,以及综合英语技能大赛。此外,她还参加了德思英语辩论队,学习从不同stakeholder的角度去讨论各种社会现象和政治话题。她和辩论队的其他队员经常产生思想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也锻炼了批判性思维,这不仅带给她语言的锻炼,更使得她对于一个问题和现象的理解变得更多元化。

喻可欣的下一站:牛津大学
在英教的4年,她吸取英教每个老师的特点,尤其是影响她至深的钱亚敏老师。导师钱亚敏老师的出现,宛若清风抚过心湖。在钱老师的课堂上,喻可欣总能开拓视野,多元看待社会话题、社会现象。钱老师向喻可欣分享自己的国外留学生活,这勾起她对出国留学的向往。她申请牛津大学留学的过程离不开老师钱亚敏的帮助。她说,钱老师在她心中永远是一个学术水平和人格魅力都满分的老师,将会是她一直学习的榜样。
喻可欣申请的学院格丽特夫人学堂(Lady Margret Hall)是牛津大学第一个招收女学生的学院。牛津的面试过程中,招生官通常会以一些简单的问题开场,让申请人放松下来,并且确保申请人重新阅读自己的个人陈述及其他个人作品,之后便与申请人开始讨论。招生官在面试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目的并不在于让申请人重述已经掌握的知识,而是要考察申请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申请人必须要拥有广阔的知识面并运用自己的分析能力,这是至关重要的。

喻可欣作为牛津大学的学生代表接受捐赠
喻可欣介绍道,每个牛津的专业申请过程中都会要求学生写4000字的学术写作sample,其中要引用许多其他人的文章。在准备面试的阶段,喻可欣再次阅读之前sample中引用过的大量文章,并对它们重新总结和提炼,并写下了自己新的思考。因为这些准备,她得以在回答面试官的问题时,给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答案。她说,向面试官展现出自己对这个学术领域真正的兴趣和广泛的了解,以及“想要去钻研下去的冲劲”,是至关重要的。
转眼间喻可欣又要踏上新的征程,面对更多的未知与考验,偶有的挫败几乎是难以避免的。但喻可欣说,她会在挫败中变得更加勇敢。也许她未必能像高等教育界的前辈们一样做出划时代的贡献,但能通过教育稍稍带给他人些许思考与不同就足够了。她愿守着这份勇气,为此一生探索,孜孜不倦。
“Many receive advice,only the wise profit from it.”“Dream big,but prepare every bit of it.”这是喻可欣说的最多、最想分享给我们的话。“多去尝试新的事物,才能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在喻可欣看来,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敢于表达自我、寻求梦想,才能无所畏惧、拥抱世界。愿更多的广外学子能像喻可欣一样,把自己的热爱变成分享快乐的事业,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自由探索、勇于尝试、超越自我、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