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校重视学生爱国荣校教育,积极输送优秀毕业生和在校生到国家部委、边远贫困地区、部队工作和学习,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2017年,我校2014级商学院学生陈伟浩、东语学院学生利俊文响应征兵号召携笔从戎,经过两年的军旅生涯,2019年返校复学。本网特在冬季军训期间推出【军训特写】专访报道,记叙他们在军营中绽放的迷彩青春,希望以此激励正在军训的同学们学习军人的坚强意志,培养爱国情怀,塑造全面素质。
军营,是一国之储备,亦是一隅一校,以育人,以明志。而当兵的经历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陈伟浩在服役期间表现优异,多次获得“优秀士兵”的荣誉称号。而今年9月,他也将带着军营的收获与感激满载而归,重回学习轨迹,成为我校商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
青春年少时勇追梦
当谈到入伍的初衷时,陈伟浩说:“当兵的想法一直埋藏在心里,在电视上看到英姿煞爽的军人们就满腔热血。”参军的种子很早就埋在了心里。初心不改的他,在大一的军训中,就一直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认真训练并把军训当作真正的军营。而军训即将结束时,他最后不仅获得了教官的表扬,还获得了“军训标兵”的荣誉称号。

国旗迎着初升的太阳升起
大三时,他通过老家梅州的征兵平台,毅然决然的报名参军了,他背起了行囊,飘向远方,如愿前往驻地服役。
风华正茂时散光芒
入伍没多久,陈伟浩就适应了军旅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新兵连的班长对他的影响很大。班长是个严厉的人,却也教会他来到军营不仅是为了小小的当兵梦,而是要真正对人们负责,为国家效力。因此,在部队的这两年,他的目标更加明确,工作积极性高涨。部队的日常训练包括最基本的军姿、队列、实战化,有时候还要进行全武装训练,背着十几公斤训练几个小时。但即使背着全副武装,即使筋疲力尽,他也从未后悔,从未想过放弃。军旅生涯的点点滴滴也让他刻骨铭心,现在回想起来他仍感自豪。犹记得在2018年的第一次考核的时候,他就获得了“优秀新兵”的荣誉。

陈伟浩(右一)与战友合影
回想起军旅生活的深刻记忆,陈伟浩回忆说,夜间两个小时站岗让他“痛并快乐着”。迎面吹来的阵阵海风对于半夜站岗的士兵们来说可不是浪漫的,而是刺骨难忍的,但这一次次的磨练不仅让他的身体素质提高了,更锻炼了他的意志力。 部队期间的次次军演更是让他难以忘怀。陈伟浩说,每一次的军演就像置身于真正的战场一样,令人血脉喷张。头顶上是盘旋的武装直升机,身旁是轰鸣的坦克,士兵们口号响亮,整装待发。每每这时,他总能感受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也总能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实力。
荣耀归来时有云可栖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在日日夜夜粗粝的海风吹拂下,军营给了已经脱下了军装的陈伟浩一次从青年到战士的成长。当谈及他在军营最大的收获时,他认为是一种组织观念,遇到问题找组织,有纪律,用理性的方式处理问题 ,当好中国青年。他说,当了兵之后才能更加了解国家面临的紧张局势,和平是多么来之不易,所以一辈辈的中华儿女要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经历了两年的军旅生活,陈伟浩明白了每一个中国人肩上扛着的责任,即“狂澜倒,独中流砥柱,屹立崔嵬”。 谈到给师弟师妹的寄语时,他说:“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去努力,不管有没有投身于军营,只要努力奋斗,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做到极致,就是在为我们的祖国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