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新闻

广外新闻

 本网讯 12月21日上午,我校首个教师思政教育基地落户位于韶关的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历史陈列馆。校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负责人,韶关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陈忠为教师思政教育基地揭牌,我校各基层党委、党总支骨干教师代表,党委教师工作部相关同志等参加仪式。

揭牌仪式

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胡文涛在揭牌仪式上致辞。他介绍到,1941年春,我校前身之一广州外国语学院首任院长、党委书记饶彰风同志调任粤北省委统战部任部长,长期战斗在复杂危险的工作环境中,始终坚持党的事业高于生命,充分体现了党员的坚贞信仰和无畏精神。新形势下,我们要传承广外的“红色基因”和“国际化基因”,弘扬饶彰风同志的高尚精神,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精良、受社会尊重、让党和国家、人民群众满意的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陈忠代表韶关市委宣传部、韶关市文广旅体局向对我校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祝愿双方共建教师思政教育基地圆满成功。他表示,粤北省委是抗战时期在粤的重要机关,在党的建设、人民抗日武装的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等方面开展了长期和颇有成效的工作,我们要传承饶彰风同志等老一辈革命者的高尚精神品质,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基地功能,提供更优质的思政教育服务。

揭牌仪式结束后,我校一行走进历史陈列馆及粤北省委旧址进行参观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饶彰风同志的了解。

参观陈列馆

饶彰风同志珍贵资料

我校骨干教师代表们现场热切交流。英文学院吴庄表示,语言专业的学生实际上站在了意识形态斗争的第一线,指导他们做科研就必须要有国际视野、本土立场、历史眼光、现实关照。经贸学院朱文珏表示,作为一名新老师,她将不断鞭策自己不忘教育初心、坚守理想信念,努力发掘学生的更多潜能。法学院耿卓表示,教书育人是一份“无声胜有声”的工作,身教重于言教,党员教师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展现应有的风采和担当。高翻学院田璐表示,翻译常被称为是沟通文化的桥梁,这个桥梁要想架得稳,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深谙不同文化的特征,善用工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离退休处代表黄伟新回顾了广外发展历史,寄语年轻教师要带好头、上好课,努力成为学校未来发展的强大力量,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学生。

参加活动的还有韶关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沈明礼、文艺科副科长蓝翰祥等。

合影

 

文字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