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新闻

广外新闻

 本网讯 为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党建与专业、思想育人相结合,10月26日至28日,我校翻译学院主办的中国国家话语翻译大讲堂在北校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两百余名师生以及外事翻译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时政翻译要义,“学+思”、“悟+谈”,增强时政翻译意识,加深翻译过程中的政治责任感和敏感度。

讲座现场

本次大讲堂邀请到原外文局副局长、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原联合国大会部中文处处长徐亚男,原外交部新闻司发言人李建英,美国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院长鲍川运,联合国资深翻译及审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学者傅鹏辉,高级翻译学院笔译系主任欧阳利锋担任主讲嘉宾,针对中国时政话语翻译实践,从中国时政话语外译与外事外宣工作,外交部发言人制度,中国时政话语外译的方法、技巧与策略,中国时政话语外译案例解析,中国时政话语外译的难点与要点,中国时政话语外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一场深入探讨。

黄友义认为,时政翻译能够帮助构建话语体系,助力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他从语言表达意识、意识形态意识、文化认知意识三个方面,与在场学员分享了时政翻译的策略。他指出,做好时政翻译需要提升双语能力,做国际人、说国际话;提升政治意识,了解国际流行的话语体系;提升文化认知意识,让译文更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徐亚男以外事翻译的“敏感度”和“信”为题,从政治敏感度、文化意识敏感度、语言表达习惯敏感度三个方面,通过具体的时政翻译案例,教导在场学员夯实语言能力、增强翻译意识、提高政治水平。李建英向在场师生分享了新闻发布工作的转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外交部发言人工作。他提到,发布会中的外交语言最重要的要求是语言准确、简明扼要。除此之外,外交部发言人还需具备忠于祖国的品质。傅鹏辉以“时政翻译中常见的翻译问题”为题,从基础知识、外来词汇、特色词语、词语理解、用词选择、语法结构等方面,通过具体译例分析,列举翻译中常见的问题,并与在场学员共同探讨译文的修改并提出建议。鲍川运着重强调了翻译思维这一概念,他认为译者应在感性理解的基础上,深入到理性层面挖掘内涵,通过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区别,了解两种文化思维差别。他就英文内涵理解不准确而导致的翻译错误这一话题列举了三类常见错误:语境错误、比喻错误、结构错误。欧阳利锋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但要用批判的眼光看译文,也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原文,在原文不严谨的情况下,敢于采取批判性的眼光调整译文。他还提到,译文要有层次感和立体感,要做到主次有别,主要的信息用主句表达,次要的信息用其他结构表达。

本次国家话语翻译大讲堂是翻译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翻译学院将以本次大讲堂为依托,打造和承办全国时政翻译大赛,将政治学习和翻译研究相结合,努力提升我国时政话语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合影

文字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