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新闻

广外新闻


广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65年成立的马列主义教研室,2004年更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部,2006年获批“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成功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为适应专业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学校正式成立思想政治理论学院,2014年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那么,目前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状况如何?在学科建设进程中面临哪些瓶颈问题?下一步发展的目标、思路、对策是什么?本期“强学科•冲一流”系列报道推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迪斌教授专访。


谢迪斌:

 

加快现有师资队伍的成长,通过团队方式形成主干二级学科的核心师资队伍,特别是运用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年轻博士的快速成长。

在国家高度重视智库建设的背景下,要发挥外语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优势,在基地和平台建设方面有重大突破。

统合协调全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引导相关教师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要求和方向,总结实践经验、凝炼学术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基础和价值核心。加强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需要。在今后一个长期的时间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和发展余地,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学位点建设数量还处在规模扩张阶段,这就给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期和宝贵的窗口期。只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龙头和主体,苦练基本内功,整合全校相关资源,提升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下一轮或再下一轮的学科申报和评审中,完全有机会取得预期的效果,达到既定的目标。因此,在今后1至3年时间内,我们必须抓住机遇,通过一系列举措,采取整体性行动,对照学科建设的要求特别是高层次学位点申报条件,强实力、创特色、补短板、争一流。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内培外引相结合,内培就是加快现有师资队伍的成长,通过团队的方式,形成主干二级学科的核心师资队伍,特别是运用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年轻博士的快速成长。外引就是加快学术骨干特别是领军人物的吸收:要利用学校人才政策和广州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重点考察引进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年学术骨干,为下一轮学位点申报做好人才储备。

加强学术成果凝炼。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快 “三重”成果的产出:增加重大项目的数量,特别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大项目;加快重点学术研究成果的产出,力争在本学科A类期刊发表更多的学术成果,在一级出版社出版更多的学术专著,争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文库专著;争取重要学术奖项,学术奖项是学术成果社会影响的重要指标,要在省部政府奖上有更多的收获,重点争取更多省政府的学术成果一等奖,争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项。

加快平台基地建设。平台建设是衡量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要在现有学科平台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整合现有队伍和成果,申报和获批更高层次的研究基地。近年来,在国家高度重视智库建设的背景下,要发挥外语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优势,在基地和平台建设方面有重大突破。

整合学科人才资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项综合性强,覆盖面广的学科,在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其学术成果和人才可以分散在其他相关学科体系与实践部门。我校是以人文社科专业为主的高校,不同学科甚至相关的实践部门,都会产出一定数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和成果,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来说是一个优势。所以,在未来的学科建设中,应拓展思路,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依托和主体,将相关学科的成果如学生工作队伍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成果和师资力量统合协调进来,引导他们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要求和方向,总结实践经验、凝炼学术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供师资队伍和学术成果的支撑。


文字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