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新闻

广外新闻

  编者按 今年年初,广外退休老教授黄建华历时16年编纂的《汉法大词典》初稿终告完成。这部约600万字的国内最大型汉法词典编纂时间之漫长、过程之艰辛、道路之曲折着实令人惊叹。身患癌症的黄建华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与坚持,与病魔抗争,与时间赛跑,谱写了新时期敬业奉献的华丽诗篇。

  近日,黄建华教授接受《南方日报》独家专访,畅谈词典的编纂心得和从教之路。9月10日,正值我国第30个教师节,《南方日报》刊发专访文章《79岁广外退休教授黄建华历时16年编纂国内最大型汉法词典--罹癌老教授终圆“词典梦”》。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鲜活的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影响广外人、鼓舞广外人、激励广外人,为建设国际化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积聚正能量。本网特将专访文章进行全文转载。 

 

  

 

 

79岁广外退休教授黄建华历时16年

编纂国内最大型汉法词典

罹癌老教授终圆“词典梦”

 

  辞书,是各类出版物中编纂难度最高的品种之一。在白云山下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79岁的退休教授、知名法语专家黄建华(见图,雷雨摄),经过16年的努力,完成了一部约六百万字的《汉法大词典》初稿,年内出版在望,这也是目前国内最大型的汉法词典。

  让人惊叹的是,黄建华编纂词典期间经历重病折磨,两度住院,2012年被确诊为肺癌第IV期,但他以同病魔赛跑的精神,终于完成了皇皇巨著,创造了晚年银发奇迹。在今年教师节前夕,黄建华教授接受了南方日报独家专访,畅谈编纂心得和从教之路。

 

黄建华教授

 

皓首穷经十余载编词典

 

  “编《汉法大词典》是社会需要,也是奉命之作。”1998年,黄建华即将从广外校长的行政岗位退下来之前,接到国家任务,毅然承担主持编纂《汉法大词典》的重任,其时他已逾花甲之年。

  从校长岗位退下来后,黄建华一心扑进词典的编纂工作中。编汉法词典首先要找一本语言规范的汉语词典,黄建华就找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打底,然后再逐个词条收入新的词汇,包括方言词汇、港台词汇甚至科技词汇进行扩充。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很费斟酌,既要面向中国人,也要照顾外国人学汉语。”黄建华说。“越是生活中活用的词汇,就越得收进去。”对于一些拿不准如何翻译的词,黄建华就从英语词典中找,如果英语词典还找不到就要请教外国人。“编词典费神就费在这里。”

  10多年间,无论寒暑,他坚持每天上午8时30分到办公室,晚上11时30分离开,几乎把所有节假日的时间都花进去,每年只有除夕那一天才给自己“放假”。

  “编纂辞书不同于做买卖,它是一项浩瀚的大工程,远不是一年半载能见成效。”黄建华说。

 

病魔来袭毅然继续战斗

 

  经过努力,黄建华的编纂词典工作已完成一大半。可是在2007年,72岁的黄建华在一次体检中被确诊为肺癌。经过住院、手术开刀、吃药、治疗之后,黄建华的身体已十分虚弱。可是身体稍一恢复,他便仍然坚持每天伏案工作。

  2012年,黄建华渐觉颈部、肩部、胳膊不适,最后发展到疼痛难忍,让他食不知味、夜不安寝。他再度住院,确诊为肺癌第IV期,癌细胞已转移至骨头,医院亮起了红灯。此时,黄建华的家人、友人纷纷劝说他立即停止工作,全心治病休养。

  在关键时刻,是放弃工作还是继续战斗?黄建华选择了后者。他说:“我编词典虽已完成一大半,业绩亦相当可观,但别人很难接手,没有最终完成,前面做得再多,都是枉然。”他继续以严谨敬业的学术精神,以平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一边接受靶向治疗一边工作,进行最后冲刺。

  10多年皓首穷经,黄建华常常苦中作乐:“编词典困难与乐趣相辅相成,最大乐趣就是当你克服了一个困难,找到一个恰当的翻译,心里真是很爽。”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建华最终完成了这部六百万字左右的《汉法大词典》,圆了他10多年的“词典梦”。

  “当词典交稿那一刻,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很幸运。”坐在堆满了字典、书章和稿纸的办公室里,面容清癯、满头银发的黄建华说。很难想象,眼前这位说话笑眯眯的慈祥老人,竟然与癌症斗争了7个年头。

 

勉励青年教师专注学问

 

  让广外师生感念不已的是,黄建华在带病工作的同时,还热心对青年教师“传帮带”,为青年教师多次作“科研与人生”专题讲座,与现场教师分享他独到的见解和心得。

  黄建华师从著名诗人、翻译家梁宗岱,改革开放之初他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当译审,1995年广外并校后他担任首任校长。黄建华却总是谦虚地笑称自己“先天不足,后天欠补”。黄建华还以自己几十年的切身体会,勉励青年教师淡泊名利,专注学问。他的一位学生告诉记者,老师一生总结出了二十四字箴言——淡泊名利,专注学术;严谨谦逊,勇于突破;关注健康,合理安排。

 

 

 

 

文字 图片